懷孕初期是孕媽咪和胎兒的關鍵成長時期,特別是懷孕1-12週,胎兒從受精卵逐步發育到具備完整器官雛形,媽咪的身體也隨著荷爾蒙變化產生一系列適應過程。這個階段,除了瞭解胎兒發展與自身變化,更重要的是掌握正確的生活方式與健康管理。本篇文章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專業資訊,為您整理懷孕初期的常見狀況,一起迎接幸福新生命的開始吧!
衛福部懷孕週數專文 | 胎兒發育狀況 | 媽咪身體變化 | 生活小叮嚀 |
---|---|---|---|
![]() | 孕期第1週是卵子即將受精的準備期,目前卵子及精子尚未相遇 | 準備懷孕的前三個月,就要開始補充葉酸 咖啡攝取量一天不超過1杯 (咖啡因攝取量不超過300毫克) | |
![]() | 維持健康的身體,讓卵子和精子更加有活力,有機會結合成受精卵 | 孕期第2週,月經已經結束一段時間,身體正在為排卵做準備,多半不會有什麼不適感 | 孕媽咪可以多吃鐵含量高的食物,列如牛肉、鴨血、牡蠣、文蛤、黑豆、紅莧菜 |
![]() | 胎兒已擁有來自妳和先生的23對染色體,胎兒的性別在受孕當下也已經決定 | 正常女性每個月會排一次卵,建議排卵日的前三天、前一天、當天、後一天、後三天都可以有性福計劃,更可以提高成功受孕的機會 | |
![]() | 本週胚胎在子宮著床,大腦的發育已經開始,一部分形成大腦,另一部分則形成神經組織 | 大多數的媽咪不會有什麼感覺,身體也沒有明顯變化;少數的人在受精卵著床時會出現出血現象,通常顏色很淺、點狀少量出血,出血會自動停止。 | |
![]() | 寶寶開始在子宮內形成胚囊,這是初步確認子宮內懷孕的依據 | 可能會感覺噁心想吐,盡量多吃天然健康的食物,少吃太油膩或不好消化的食物 | 碘嚴重不足時有可能會影響胎兒腦部發育,造成新生兒生長遲緩和神經發育不全,建議可使用含碘鹽並適量攝取含碘量較豐富的食物,例如:海帶及海藻 |
![]() | 寶寶已經初步形成心臟及重要器官,體內的血管也開始建構,心臟開始跳動 (有些寶寶還無法從腹部超音波照到心跳) 胚胎不到1公分長,重量也少於1公克,外形像是小海馬 胚胎的上下方會長出幼芽,之後會形成寶寶的手臂和腿 | 不少人會有出現噁心、嘔吐、胃部不舒服以及乳房脹痛的症狀,另外,妳也可能會覺得特別容易疲累、便秘、情緒改變等等 | 少量多餐/少吃油膩、味道重的食物 把湯水及固體食物分開來吃 可補充維生素B6來舒緩孕吐,可從:糙米、肝臟、魚、牛肉、牛奶、蛋中攝取,或直接補充維生素B6的營養品 |
![]() | 寶寶看起來像一顆豆子,約有1.3公分長,有大大的頭部,腦細胞正快速的成長,內臟器官也迅速發育中,五官開始形成,會有兩個黑點的眼睛,出現鼻孔及嘴巴的位置 | 目前孕吐、乳房壓痛、疲累、暈眩感仍然會持續著,這是必經的過程 | 第7週寶寶還非常小,媽咪並不需要刻意攝取過多的熱量,因為在懷孕0~3個月階段「寶寶自己會帶便當來」,卵黃囊會提供胎兒養份,媽咪只要維持原來的體重就好 |
![]() | 寶寶身高大約是1.6公分,重量約為1公克,接近一粒小葡萄的大小。手臂和雙腿變得更長了,小手指和腳趾也開始發育。而眼瞼也已經形成,耳朵、嘴唇、鼻尖更為完整 | 媽咪的子宮會在骨盆內持續增大,可能會有腹部、骨盆不適或拉扯的感覺,只要沒有過度的疼痛都是自然的現象 | 第8週開始就可以進行第一次的產前檢查(領取寶寶手冊) 除了14次的公費產檢,媽咪也可以開始收集了解自費產檢的項目,依照自身的需求進行檢查 |
![]() | 寶寶身高大約是2.3公分,重量約為2公克,接近一粒櫻桃的大小。寶寶的小尾巴在本週已經消失,各個器官、肌肉、神經開始發育,例如腸道系統及生殖器官都在發育中,還無法透過超音波得知性別 | 子宮逐漸增大,妳也可能會有脹氣困擾,有些人還會出現失眠、睡不好的症狀 | 胸部會變得更加敏感,可以考慮更換大一個尺寸,或是改穿無鋼圈型的舒適內衣。還有妳也可以更換大一號的內褲,避免腹部太緊而覺得不舒服 |
![]() | 目前身長大約有3.1公分,重量約為4公克。進入第10週,寶寶重要器官都已經形成,目前比例上仍然是頭部和身體各約占一半的長度,而寶寶的手、腳可以更靈巧的活動了,小手指、小腳趾上的蹼已經消失 | 有些媽咪皮膚黑色素會加重,像是痣、斑點、乳頭顏色可能會加深。因為孕期荷爾蒙變化的影響,此時可能覺得比較容易疲倦,這是正常現象,另外,有些人則會有頭疼的困擾 | 請媽咪可注意懷孕早期的自費產檢項目,包括X染色體脆折症基因檢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基因檢查,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有檢查的必要性 |
![]() | 寶寶的身長大約有4.1公分,重量約為7公克。 寶寶已經有完整外形,皮膚呈現透明感,可以看得到血管。寶寶的手指及腳趾完全分開,有時候會吸吮大拇指或腳趾,也會進行伸展和踢腿的動作 | 從胸線下方到肚臍會慢慢出現一條顏色偏深的線,乳頭及乳暈的顏色也會再加深 | 懷孕期間鈣質補充很重要,建議每日攝取1000毫克的鈣質。鈣缺乏,孕期中後容易出現腳抽筋現象 |
![]() | 寶寶身長5.4公分,重量約為14公克。胎盤已完全形成,以臍帶連接著胎兒,胎盤主要的作用是運輸營養及氧氣供給寶寶,並排泄胎兒的代謝物。 羊水也圍繞著寶寶,妳的寶寶會在羊水中轉換不同方向,多數時間寶寶總是忙碌地活動著。腎臟功能也開始運作,會製造出尿液 | 多數人孕吐症狀也慢慢減輕,再撐幾週,惱人的孕吐就可能結束了 | 除了公費產檢的項目外,現在也有很多的自費產檢項目,例如:子癲前症風險評估、脊隨性肌肉萎縮症基因檢測、X染色體脆折症檢測、高層次超音波等等,媽咪都可以主動詢問醫師,和醫師討論是否有檢查的必要性 |
懷孕孕期 (1-12週)
懷孕第一週(尚未懷孕) (排卵期計算/預產期計算/補充葉酸)
計算排卵期:若月經週期規律,從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往前推14天,就是排卵日,而排卵日的前五天及後四天,加起來共十天的時間,稱為排卵期,也就是有機會受孕的時間。
- 媽咪你知道嗎?懷孕280天是以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算起,孕期第1週是卵子即將受精的準備期,目前卵子及精子尚未相遇喔!提醒媽咪可固定記錄月經來的時間,這樣才能準確計算出預產期。
- 當妳進入備孕狀態時,就要調整生活作息,檢視是否有不利於受孕的因子,例如:改掉熬夜的習慣、多攝取均衡營養、戒除菸酒等。
- 在日常生活中,請妳不要接觸危險物質,如藥物、X光等放射性物質。如因疾病需接受治療,也記得告知醫師妳正在備孕中。
- 如果媽咪習慣喝咖啡,會建議妳控制攝取量,一天不超過1杯喔(咖啡因一天最多攝取量不超過300毫克)。
- 一開始媽咪就可以留意及規劃,將來準備進行產檢的婦產科院所及醫師人選。
從備孕前三個月到懷孕早期都需要多補充含有葉酸的食物,可以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妳可以從肝臟、深綠色蔬菜、豆類獲得,或直接補充含有葉酸的營養品。
懷孕第二週(尚未懷孕) (注意服用藥物/排卵期/補充鐵+維生素C)
懷孕前三個月是細胞分裂期,胎兒會發展出器官,因此,要特別留意藥物的使用,因為無法確定之後是否會懷孕,在服用任何藥物之前,都請諮詢醫師或藥劑師。
生理期如果規律的話,一般在下次月經來前的14天左右就是排卵日。而排卵日前後4-5天都有機會受孕,也就是說,孕期第2週後期及孕期第3週前期都是妳的排卵期,妳和先生在排卵期間內行房就有機會受孕。
缺鐵也會影響受孕的機率,缺鐵的人常有臉色蒼白、疲倦、缺乏體力、抵抗力減弱的情形。從備孕階段妳就可以開始補鐵了,建議每日攝取量15毫克。鐵含量高的食物,例如牛肉、豬血、鴨血、豬肝、紫菜、髮菜、菠菜等。因為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所以,同時也可補充水果。
懷孕三週(受孕第一週) (排卵期/受精卵分裂/補充鐵質+鈣質+蛋白質)
孕期第3週是排卵期,因為精子能在女性體內存活3-5天,如果這幾天妳和先生有性行為,將有機會讓精子與卵子相遇,結合成為受精卵,孕育出你們愛的寶貝。
孕期第3週身體不會有什麼變化,妳也無法得知自己是否受孕了,此時,透過超音波也看不到受精卵。
本週微小的受精卵會不斷的分裂,胎兒已擁有來自妳和先生的23對染色體,胎兒的性別在受孕當下也已經決定囉!
在懷孕期間鐵質、鈣質及蛋白質對妳都是重要的營養素,鐵質是構成血紅素的主要成份,可以從肝臟、肉類、牡蠣、貝類、蛋黃、綠葉蔬菜等食物中攝取。而鈣質可提供骨骼及牙齒的發育,建議多吃牛奶、小魚乾、豆類、深色蔬菜、堅果類等食物。蛋白質有助胎兒發育,攝取
懷孕第四週
孕期第4週,妳的寶寶已經住進子宮了,不過,大多數的媽咪不會有什麼感覺,身體也沒有明顯變化,此時妳的子宮開始增厚,成為適合孕育寶寶的環境。有少數的人在受精卵著床時會出現出血現象,通常顏色很淺、點狀少量出血,出血會自動停止,請不用太擔心。
如果受精卵不健康就不會順利著床,會出現較大的出血量,如果妳沒有留意是否會懷孕,妳也可能只是當成經血量變多或是生理期紊亂,這是胚胎自然淘汰的過程,請放寬心。
受精卵不斷地分裂,一部分形成大腦,另一部分則形成神經組織。胎盤也開始初步形成,胎盤是演化自胚胎組織,胎盤功能及位置都要正常,才能讓寶寶健康的成長。
- 本週不建議妳染燙頭髮,如果想要改變造型,可考慮剪髮即可。如果妳平時有下廚習慣,要使用抽油煙機或排風扇,並打開門窗,減少吸入做菜油煙。
- 因為最後一次月經來的時間,可以幫助計算預產期,如果妳還沒記錄之前月經時間的人,趕快回想一下,把日期登錄起來。也要準備留意下週月經如果遲遲沒來就可能是懷孕了,如果如期報到,就表示沒有受孕,請再接再厲。
懷孕第五週
經過幾週快速的細胞分化,到了第5週妳的寶寶開始在子宮內形成胚囊,這是初步確認子宮內懷孕的依據。
第5週妳可能會感覺噁心想吐,比較不喜歡的食物味道就先避免吧,盡量多吃天然健康的食物,少吃太油膩或不好消化的食物。目前營養重點還是放在媽媽身上,均衡的營養攝取就是最好的方式,請妳不需要為了寶寶而增加過量飲食。
如果妳自行用驗孕棒驗孕發現有二條線了,就可以準備找醫師檢查再次做確認,此時主要是確認胚胎的位置,因為大約100位會有1-2位媽媽發生子宮外孕,也就是胚胎著床在子宮以外的地方,例如輸卵管、卵巢、腹腔等。如果目前子宮內看不到胚胎,可遵照醫師指示,等1、2週後再次進行檢查,請妳不要太擔心。
通常在6~8週前後會先確認是否有聽到寶寶的心跳,以及確認胚胎在子宮內穩定著床,沒有子宮外孕的狀況,之後第10~12週產檢時才會發給妳孕婦健康手冊(媽媽手冊),媽咪目前還不用太心急喔!
懷孕第六週
到了第6週妳的寶寶已經初步形成心臟及重要器官,體內的血管也開始建構,心臟開始跳動,但有些寶寶還無法從腹部超音波照到心跳。目前胚胎不到1公分長,重量也少於1公克,外形像是小海馬。胚胎的上下方會長出幼芽,之後會形成寶寶的手臂和腿
孕期進入第6週,妳可能會明顯查覺身體的不同了,包括最明顯的是月經沒來,以及驗孕可以明確看見二條線。有不少人會有出現噁心、嘔吐、胃部不舒服以及乳房脹痛的症狀。大約有五~七成的媽咪會有孕吐困擾,輕重程度不太一樣,有的可能只是噁心、食慾不振、肚子漲,但不一定會嘔吐,這種情形通常可能持續到孕期第16週,進入中期就會比較緩解了。
如果妳有孕吐症狀,請可嘗試以下六大技巧來減輕噁心的感覺。
- 避免接觸炒菜的油煙、外出時戴上口罩隔絕汽車廢氣味道。
- 少量多餐。
- 少吃油膩、味道重的食物。
- 把湯水及固體食物分開來吃。
- 可以嘗試檸檬、梅子等偏酸的食物,但吃完之後要漱口或刷牙,以免牙齒受損。
- 可補充維生素B6來舒緩孕吐,可從:糙米、肝臟、魚、牛肉、牛奶、蛋中攝取。或直接補充維生素B6的營養品。
這個階段媽咪體重原則上不會增加喔,反而是孕吐嚴重的人,在懷孕前二個月還可能會減少1、2公斤。
懷孕第七週
進入第7週,胚胎又長大了,目前寶寶看起來像一顆豆子,約有1.3公分長,此時,已經稍有人的外形概念囉!有一個大大的頭部,腦細胞正快速的成長,內臟器官也迅速發育中,五官開始形成,會有兩個黑點的眼睛,出現鼻孔及嘴巴的位置。
手臂和腿也會長出嫩芽,像小短槳一樣,身上的小尾巴快要消失了,不過,此時寶寶還不能算是一個胎兒,目前還在胚胎的階段。
於子宮壓迫膀胱,妳可能會有頻尿、尿急的困擾,只要有尿意就去如廁,多半不會有什麼影響。
如果體重還沒有增加或是第一胎的新手媽咪,外形上不會有明顯的改變,如果是第二胎以上的媽咪,有些人腰線會變粗或腹部略為突出,可能會被看出已經懷孕了。
第7週寶寶還非常小,媽咪並不需要刻意攝取過多的熱量,因為在懷孕0~3個月階段「寶寶自己會帶便當來」,卵黃囊會提供胎兒養份,媽咪只要維持原來的體重就好。如果胃口大開的媽咪,要適當控制熱量的攝取啊,妳可別認為一人吃兩人補,目前只會胖在自己身上。
懷孕第八週
孕期第8週,寶寶身高大約是1.6公分,重量約為1公克,接近一粒小葡萄的大小,真是可愛!寶寶手臂和雙腿變得更長了,小手指和腳趾也開始發育,不過,會有蹼狀物的感覺。而眼瞼也已經形成,耳朵、嘴唇、鼻尖更為完整了。
小小寶寶開始有伸展的動作,會踢腿、伸腿、晃動小手臂,不過,寶寶實在太小了,媽咪並不會有感覺喔!
進入懷孕第8週,也就是快滿2個月了,媽咪的子宮會在骨盆內持續增大,可能會有腹部、骨盆不適或拉扯的感覺,只要沒有過度的疼痛都是自然的現象。此外,子宮頸也會繼續變軟,為將來寶寶出生做準備。妳也會覺得胸部慢慢增大了,這是乳腺生長的表現。
自110年7月1日起擴大產前檢查服務項目,包括:將目前免費產檢次數由10次調升至14次(分別於第8、24、30及37週各1次),2次產檢超音波檢查(第8至16週及第32週以後)及懷孕中後期妊娠糖尿病篩檢及孕婦貧血檢驗(第24至28週),第8週開始就可以進行第一次的產前檢查囉!產檢是孕期的大事,媽咪只要翻開孕婦健康手冊及孕婦產檢加值手冊裡面都有完整的項目喔
如果本週仍然無法聽見寶寶心跳,有可能是「空包彈」,醫學上稱為「萎縮卵」,也就是胚胎停止發育,請媽咪不要太傷心,因為25~34歲的女性,自然流產機率約為10%,35歲以上機率約為20%,到了40歲以上,自然流產機率升高為30%,主要是染色體異常或基因突變。如果萎縮卵在1~2週內沒有自然流產,醫師會再安排小手術或使用藥物進行流產。
懷孕第九週
恭喜媽咪,寶寶已經進入第9週的胎兒階段了,現在已經不再只是胚胎囉!寶寶身高大約是2.3公分,重量約為2公克,接近一粒櫻桃的大小。寶寶的小尾巴在本週已經消失了,各個器官、肌肉、神經開始發育,例如腸道系統及生殖器官都在發育中,不過還無法透過超音波得知性別。寶寶手臂又更長了,稍微可以彎曲,雙腿外形也更加明顯,會交叉在身體的前方。
為了孕育寶寶,媽咪的身體持續改變著,目前體重尚不會增加太多,但細心的妳是否已經能感受到身形曲線有些不同了呢?因為子宮逐漸增大,妳也可能會有脹氣困擾,有些人還會出現失眠、睡不好的症狀。
媽咪可能會覺得懷孕後身體各方面都不太對勁,因此有點煩躁,請換個角度思考,這正是一輩子中最特殊的歷程。告訴準爸爸妳的感受,讓準爸爸陪妳度過這個焦躁的時期,請他每天說幾句甜言蜜語,讓妳有好心情。
只要沒有流產徵兆或是醫師沒有禁止運動的媽咪,都可持續運動的好習慣。因為孕媽咪體溫較高,運動時可穿舒適、透氣的服裝,鞋子包覆性、防滑性要好。
- 媽咪的胸部會變得更加敏感,可以考慮更換大一個尺寸,或是改穿無鋼圈型的舒適內衣。還有妳也可以更換大一號的內褲,避免腹部太緊而覺得不舒服。
- 睡不好的媽咪,建議睡覺前不要再滑手機了,白天要減少咖啡因攝取,睡前可以用溫水泡腳,讓身體比較放鬆。
- 10週之前流產機率比較高,可以做家事,但請妳不要過度勞累、搬重物。
懷孕第十週
寶寶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著,目前身長大約有3.1公分,重量約為4公克。進入第10週,寶寶重要器官都已經形成,目前比例上仍然是頭部和身體各約占一半的長度,而寶寶的手、腳可以更靈巧的活動了,小手指、小腳趾上的蹼已經消失。
骨骼持續發育著,在超音波中可以看見寶寶白色的脊椎,也將發展出膝蓋和腳踝。如果是男寶寶他的睾丸會開始產生睾丸激素。
孕期第10週,媽咪可以檢視一下日常的營養攝取是否均衡,以下是六大類食物建議,可根據個人的活動量及體重做調整。例如活動量很小的媽咪,每天約攝取1500大卡的熱量即可。胃口好的媽咪還是要控制一下飲食喔!要等第二孕期才需要增加熱量的攝取,通常第一孕期體重不太需要增加,或是少量增加2~3公斤左右為宜。
- 全穀雜糧類:一天2.5-4.5碗。
- 食物來源:糙米飯、全麥饅頭、麵條、地瓜、玉米等。
- 豆魚蛋肉類:一天4-7.5份。
- 食物來源:雞蛋、豆腐、豆漿、雞肉、魚肉、牛肉、肝臟等。
- 蔬菜類:一天3-5份。一般蔬菜煮熟後,裝大半碗算一份。
- 食物來源:各種蔬菜。
- 水果類:一天2-4份。拳頭大小算一份。
- 食物來源:各種水果。
- 奶類:一天1.5杯。一杯以240cc計算。
- 食物來源:牛奶、起司、優酪乳等。
- 油脂及堅果種子類:一天3-6湯匙的油脂及1份堅果。5顆腰果或杏仁果就是一份。
- 食物來源:烹調用橄欖油、沙拉油等。堅果類,如花生、腰果、開心果等。
本週請媽咪可注意懷孕早期的自費產檢項目,包括X染色體脆折症基因檢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基因檢查,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有檢查的必要性。
懷孕第十一週
孕期第11週,寶寶的身長大約有4.1公分,重量約為7公克。目前妳的寶寶已經有完整外形,皮膚呈現透明感,可以看得到血管。寶寶的手指及腳趾完全分開了,有時候會吸吮大拇指或腳趾呢,隨時也會進行伸展和踢腿的動作,是不是很可愛呢!
寶寶的內臟器官,例如肝臟、腎、腸、大腦等正全力發育中。心跳越來越有力,目前心跳速度大約每分鐘120至160下,本週也可以看到寶寶脊柱的輪廓,脊神經開始生長。
從胸線下方到肚臍會慢慢出現一條顏色偏深的線,乳頭及乳暈的顏色也會再加深。
本週妳的體重和上週不會有太大的不同,但有些人會開始覺得皮膚狀況有點不太一樣囉,可能會長青春痘、粉刺,或是比較敏感,另外,從胸線下方到肚臍會慢慢出現一條顏色偏深的線,乳頭及乳暈的顏色也會再加深。
因為荷爾蒙的影響,媽咪可能會覺得分泌物有增加的狀況,正常的分泌物是呈現透明、微黏稠的液體,但如果妳感覺有異味或黃綠色分泌物,則是感染了,需要就醫治療。
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
自費費用:約2200元
懷孕第11~14週時,建議妳經醫師綜合評估後再進行,但34歲以上者可評估選擇羊膜穿刺檢查。此篩檢是透過超音波檢查加抽血計算機率,可評估寶寶罹患唐氏症的可能性,準確率約80~85%。
唐氏症是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疾病,也是導致智能障礙的最主要疾病。平均每 800位孕婦,就可能有一位會懷有唐氏症胎兒。若篩檢結果為高風險者,建議於16-18週時接受羊膜穿刺檢查,以確定胎兒是否為唐氏症患者。
懷孕第十二週
本週寶寶身長5.4公分,重量約為14公克。胎盤已完全形成,以臍帶連接著胎兒,胎盤主要的作用是運輸營養及氧氣供給寶寶,並排泄胎兒的代謝物,如尿素氮、二氧化碳等。此外,羊水也圍繞著寶寶,妳的寶寶會在羊水中轉換不同方向,多數時間寶寶總是忙碌地活動著。腎臟功能也開始運作,會製造出尿液。
五官更加清晰,而且會做出像打呵欠的動作,手和腳的指甲也出現了,小寶寶每天都在努力成長中。
產檢是孕期的大事,公費產檢共有十次。並補助一次超音波檢查,一次乙型鏈球菌篩檢,以及二次產前健康照護衛教指導。通常會將第12週訂為第一次的公費產檢時間。
恭喜媽咪進入孕期第12週了!現在開始懷孕狀況越來越穩定,發生流產的機會已經大大減少,可以安心來迎接妳的孕期新生活。多數人孕吐症狀也慢慢減輕,再撐幾週,惱人的孕吐就可能結束了。
有的媽咪會發現原本只有腹部上方出現一條線,慢慢地從肚臍往下又出現一條明顯的妊娠中線,不過,也有媽媽要到中後期妊娠中線才會變明顯,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隱約可看見一條白線,懷孕期因為荷爾蒙變化才讓妊娠中線變明顯。別擔心,這是懷孕期間特殊現象,等生產後顏色就會逐漸變淡。
結論
懷孕1-12週是母子相互連結的起點,了解胎兒的每一步成長、熟悉自身的變化,能讓孕期更加從容與安心。同時,透過均衡的飲食、適當的休息與規律的產檢,也能幫助媽咪與寶寶維持最佳狀態。希望本文能為每位準媽咪提供實用的資訊,陪伴您踏上幸福孕育的第一步。